| 关于我们 | 添加收藏 | 设置首页 | 联系我们 |
最新公告
社联介绍
  景德镇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于1985年8月28日。是景德镇市市委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团体,由市属社会科学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县(市、区)社联联合组成,是市委、市政府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和发展社会科学的助手。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决策内参 -->>--

2011年第2期(总第48期)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点击数:

2011第2期

(总第48期)

景德镇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二O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  城镇化:致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判断与思考

  文章对我市“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十二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发展思路从突出中心城市作用、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景德镇高等教育发展浅析——以景德镇高专为例

  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野,对景德镇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景德镇高等教育今后发展路径提出了探讨性建议。

 

 

 

 

 

城镇化:致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判断与思考

 

王选华

    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的过程,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举措,也是促进我市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十一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发展特点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城镇化进程推进最快、城镇综合实力增势最强、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市人居环境改善最快、城镇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1、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说明城镇化的进展。2010年末,我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58.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2.97万人,分别比“十五”末期的2005年增加4.75万人和13.67万人,分别增长3.09%和17.24%,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14.1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末期,全市城镇化率达58.62%,五年间累计提高9.0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中,五年均排在第二。而“十五”期间全市城镇化率则由初期的45.83%提高到末期的49.60%,五年间累计提高3.7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十一五”时期为我市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2、城市品味大幅提升

  截至2010年末,我市城市道路总长282公里,面积597万平方米,公共绿地678.5公顷,建成区绿地覆盖率52.1%,改造了20多个街心小游园等项目,相继建成九大公园、五大广场、三大景观带,建成公园和广场绿地总面积1万多亩,新建2000亩城市森林公园、7600亩龙山生态公园、600亩德宇生态园、昌南湖和陶瓷文化墙主题公园、陶瓷历史博览区公园、植物园等休闲观光点,并将陶瓷文化融入公园、广场,厚重的陶瓷历史文化焕发了新的光彩。近年来,我市还完善了沿江两岸景观改造、城防与文化休闲景观工程、一江两岸夜景灯光工程等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市品味得到很大的提高。

  3、主城区辐射功能显著增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大力加强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主城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达72.84平方公里,在城市布局上,大力实行城市向西扩张、工业向南聚集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豪德、香江等专业市场建设,着力发展高新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就地转移,主城区的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加快了城市向郊区拓展,推动了昌江区城镇化发展的步伐。2010年昌江区常住人口19.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2万人,城镇化率达82.52 %,比2005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4、拉动消费效果明显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475元,农民人平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200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接近于农民的3倍。我市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8万人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从而增加最终消费1.3亿元,按“十一五”平均每年增加1.8个百分点计算,每年可以增加最终消费4.2亿元,拉动消费增长3.5个百分点,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5、县市区之间竞相发展

  分县(市、区)发展情况看:珠山区是城市区,其城镇化率一直为100%;昌江区为城乡结合区,2010年城镇化为82.52%,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乐平市和浮梁县因地理因素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都有各自的措施和特色,2010年城镇化率两地分别为47.44%和35.04%。乐平市常住人口为81.2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51.26%,近年来,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加大建制镇的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浮梁县常住人口30.11万人,通过加快陶瓷园区建设,输入陶瓷学院高等教育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二、“十二五”我市城镇化发展思路研判

  本文认为,由于“十一五”时期我市城镇化建设在速度上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十二五”时期,要在保持一定速度的基础上把提升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保持一定速度是基础,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64%,城镇人口达106.6万人,城镇化率五年提高5.3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8个百分点,增速较“十一五”期间每年放缓0.72个百分点;注重提升质量是内涵,“十二五”时期我市城镇化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资源、环境、城镇建设互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目标,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打造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镇化。

  1、宏观政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机遇

  “十一五”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城镇化在“十二五”期间步入质量提升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县、镇同步发展将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国家、省相关的宏观政策将为我市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机遇。

  第一,国家政策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引领。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八大改革重点,其中之一就是要通过推进城镇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城乡结构。一些长期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户籍政策、住房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将会有较大的突破性改革。

  第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战略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旨就是以环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我市全境纳入其中,这为我市发展新型城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要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业的崛起推动城镇化的繁荣,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形成以景德镇城区为中心,联动发展浮梁县、乐平市的赣东北城镇群。

  第三、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推力。目前,我市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高速发展,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强劲的动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城镇化巨大推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和工业园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城镇化的巨大引力。农业、工业联动并快速推进,必将为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居民消费、经济结构调整等带来许多新的机遇。 

  2、外部环境要求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质量

  第一,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缓慢制约增长速度。人口增长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出生、死亡的自然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7‰--8‰,每年增加的人口在1.1万左右。二是迁入、迁出机械增长。据公安户籍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由市外迁入的人口和迁出市外的人口基本持平。所以,“十二五”期间,我市总人口增长基本来自人口的自然增长,净增额在每年1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净增在0.4万人左右,这对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不到0.3%。

  第二、城镇化过快会产生很大负面影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城镇化进程中不断累积的问题将会进一步显现,各种矛盾将更加尖锐。城镇化不断加快,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就不断扩大,城镇就业形势也就越发严峻;农民进城后对与当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生活条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后,住房的需求会大幅增长,建设用地的矛盾更趋尖锐;城镇人口聚集扩大,对生产生活资源的要求增多,产生的垃圾、污水也会增多,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三、对策建议 

  1、突出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县域建设

  中心城区的建设,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民生工程、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节能环保、公益事业、生态环境等八大领域投资力度,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辐射功能,扩大辐射范围;二是大力提升城市品位。加强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卫生城市等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形成生态绿化区,人文景观带,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市;三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环保、娱乐、体育等设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公共应急机制;四是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

  县域建设要在提高乐平市区和浮梁县城区建设水平的同时,根据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加快建制镇建设,着力点应主要放在现有城镇的充实、扩展、配套和提高上,逐步推动小城镇的升级。 

  2、加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实力
  产业发展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把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集中度,以产业繁荣带动城镇发展。
  一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光伏、汽车装配、医药加工、陶瓷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按照功能定位,打基础、抓配套、强功能,把高新技术开发区、乐平工业园区、陶瓷工业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的集聚区。
  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紧紧抓住我市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的契机,大力发展房地产、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职业教育等产业,全方位提升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使服务业成为扩大就业容量、促进结构调整、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产业。

  三要加速提升城市的创新力。要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为平台,促进发展模式的创新,致力于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院校的创新先锋作用,着力把陶瓷学院、景德镇工艺美术技术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教育学校等打造成为创新平台和人才高地。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之一,要强化政策支持,打破二元体制,努力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一要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十二五”期间,要出台相应政策,降低乡村人口、市外人口进入我市城镇门槛。要突破户籍管理制度束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已不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要争取尽快打破农业、非农业户口管理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要逐步放宽市外人口落户我市的限制,将已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作为基本落户条件,实现户口自由迁徙,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现代户籍制度。

  二要加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城市化过程中,大批农村剩余劳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但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使进城农民只是城镇的过客,不能从根本上达到转移到城镇的目的。

  三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要创新失业登记制度,对进城落户无业农村劳动力,办理失业登记,可优先安排就业并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培训制度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对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青年,鼓励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经费给予相应补助。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筹资和报销比例。逐步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民进城住房保障制度,从税费等方面支持我市农民在本市城镇购买商品住房,对进城落户农民,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可享受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

          作者单位:市统计学会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景德镇高等教育发展浅析

          ——以景德镇高专为例

                        

郝海旺

 

  作为中国的千年瓷都、赣东北的经济重镇、江西航空工业园等八大新兴产业的落户地的景德镇市,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理当有所作为。然而景德镇市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不能令人民满意,所以笔者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视野,对景德镇高等教育发展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市领导决策有所裨益,不对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景德镇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浅析

  2004 年 5 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景德镇电大、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景德镇师范学校、景德镇教师进修学校并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筹建景德镇学院。其中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并入景德镇高专的艺术系,景德镇师范学校并入景德镇高专教育系、景德镇教师进修学校与景德镇电大合重组为景德镇高专继续教育部(系)。然而经过2009年的升本冲刺没有成功,现在前述五所学校合并之后没有发生质的飞跃,仍然是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并不能以“景德镇学院(筹)”的校名对外招生。

  1979年建立的景德镇陶瓷学校,1996年增挂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学校的校牌,按一校两牌的模式办学,2002年升格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属于江西省轻工业厅管理的高职院校,目前已经被确定为江西省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但其并非市属高职院校。

  昌河职工工学院坐落在景德镇市,始建于1975年,隶属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昌河职工工学院的前身为“昌河‘七二一’工人大学”,筹办于1975年8月;1982年8月将校名改为“昌河机械厂职工工学院”;2003年4月将校名改为“昌河职工工学院”。 但是,教育部公布了2008年被亮“红牌”的63所成人高等学校名单,江西的昌河职工工学院位列其中。按照相关规定,这些成人高校不得安排招生。所以昌河工学院招生几近停滞状态。

  而在全国很有名气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曾经是轻工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管单位,现在属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高校。所以其不属景德镇市市属高等院校。

  所以,到目前为止,景德镇没有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因而不能以该本科院校为龙头带动景德镇的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进而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 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难以在景德镇市发挥应有作用。

  二、景德镇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浅析

  就宏观而论,景德镇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较难跟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级区域经济规划建设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步要求。从微观而论,笔者认为,目前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院校数量少,规模小

  从纵向比,虽然景德镇高专在校生由十年前的不到500人到现在的10000人,可谓有了很大的增长。如果把景德镇陶瓷学院和江西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两校的学生数计算进来也只有2500多学生。 具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景德镇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1.36%。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159人。2005年辖区内高校在校生人数2.11万人,到“十一五”末,2010年在校生达3.11万人(包括不属于景德镇市的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在校生1.5万),年均增长9.40%,比2005年增长46.99%。

但是,从横向比,以人口比景德镇市少、面积比景德镇市小的新余市作为比较对象。据统计,新余市职业学校以上包括新余学院在内的在校大学生(不包括中小学生)将近10万,2009年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新余市以新余学院(新余市市属普通本科院校)为龙头,进一步带动高职、中职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近几年,高等教育为新余市发展提供了人才、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初见成效。和萍乡市比,如今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正在萍乡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热火朝天地迎接新一轮的建院升本,其目的也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服务。

如前所述,景德镇市属高校在校生人数还不多,与实现2015年在校生达到4万人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如果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五年之内增加2万多大学生有很大难度。    

  另外,景德镇市市属高校的规模不大,缺乏一所市属本科院校能起带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作用,所以高等教育的集群效益较难发挥。而且景德镇市属高校数量较少,与千年文化底蕴不相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都不容忽视。

  (二)学科及专业设置不能适应景德镇市的发展

  目前,景德镇高专和江西工艺美院设置的正在招生的学科主要有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文学(包括艺术)、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等。现行招生专业,景德镇高专有57个专业,江西工艺美院共28个专业,二者相加为85个专业。但是,这些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设置,在过去的十年中,为本地和外界输送了大批人才,科研成果对本地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一国家级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景德镇八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急需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储备、智力和科研支撑等等,都与景德镇高校现有学科专业设置有一定距离。景德镇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与建设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加强。

  (三)景德镇高校的校名等知识产权流失,品牌效应不高

  2004年的五校合并,筹建景德镇学院。合并之前的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景德镇师范、景德镇教师进修学校原本可以继续单独招生,但由于合并之后,这些学校从此在人们印象中消失,校名作为知识产权也随之流失。景德镇的市属高校(包括中专)数量大幅减少。所以说,五校合并筹建景德镇学院因其升本暂时失利而没有达到强强联合的效应。

  三、景德镇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探讨

  (一)全力支持五校合并之后的景德镇高专建院升本

  当务之急是举全市之力支持景德镇高专升本。二年前的新余高专得到了新余市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全市所有的公务员为新余高专捐过款,全市所有的党政部门领导都曾到新余高专现场办过公,全市所有的大型企业都支持过新余高专升本。赛维Ldk公司(光伏企业)斥巨资在新余高专设立光伏专业。最后在新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升本成功。现在,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也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各项升本准备工作,市委常委几乎都到过萍乡高专考察或现在办公。

更重要的是,如果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本科院校的办学投入,每年生均财政拨款会逐步提高到1.2万元,其中35%直接由中央财政支付,而对专科院校的资助尚未提到议事日程。所以,如果景德镇高专2012年不能顺利升为本科院校也就享受不了国家的此项拨款,景德镇的高等教育发展又将痛失良机,景德镇高专还有可能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包袱。

  如果景德镇市拥有一所自己的市属本科院校,就能以本科院校(综合性的)带动其他专科、高职甚至中职院校的发展。唯有如此,景德镇市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强市,才能真正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才能真正促使高等教育成为景德镇急需人才的培养摇篮、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景德镇党和政府的思想库。

  (二)以直接服务地方经济规划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高等学校是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殿堂、创新的基地,是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重要生力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包括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人才和创新知识。学科建设的落脚点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学的发展。高校学科建设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目前景德镇市高等教育理应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作为、作出贡献、体现水平。但是目前,从总体上看,全市高校服务地方的工作尚处于起步时期,因而存在服务层次不高、结合不紧、影响不大等问题。尤其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得还不够。

  当前,我市高等教育学科面比较窄(只涉及到教育部规定的8个学科),缺乏医学,史学、哲学、军事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即便是已经建成的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也还有很多很薄弱的环节待建设,例如农学、理学、工学等门类下的一级学科部分缺失。为此笔者建议,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适应景德镇八大新兴产业对人才和科研的要求,对景德镇市属现有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1、设立空间技术类专业

  《江西省航空制造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指出:通过3至5年的发展,江西要成为全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主要核心基地,通用飞机、大飞机主要部件研发生产和航空转包制造重要基地。高级教练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无人直升机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全国第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高校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和创新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所以,景德镇市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在高校中设立空间技术类专业。鉴于设立专门的航空航天高等专科学校成本太大,建议将该类专业设置在五校合并后的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因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现已开设有计算机类和机械类专业,因此具有良好的开设“空间科学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而且景德镇市依托六0二所正在建设的航空零部件工业园,为景德镇高专培养航空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师资和实践教学的条件保证。空间技术类专业无疑是景德镇高专建院升本的新亮点,建院升本容易通过国家教育部的审批。

  2、设立医药类专业

  生物和新医药已列入景德镇八大新兴产业名录。对医药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有很大的需求。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整合景德镇市卫校、景德镇黎明制药厂技工学校、景德镇医药科学研究所甚至景德镇的医院等相关单位的教育资源,设立医药类专业,并将该专业设在景德镇高专。因为景德镇高专已有多年“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应用(医药方向)”等专业开设经验。

  3、设立展会专业

  景德镇的“瓷博会”早在2006年就被商务部列为中国十大品牌展会之一。“瓷博会”作为无烟产业,其效益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江西南昌的展会产业突飞猛进,而南昌本地乃至整个江西省只有一所高校(江西旅游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展会专业,所以展会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景德镇是文化古都,新兴无烟产业——“瓷博会”的发展无疑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是一致的。鉴于景德镇高专目前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经济与管理类、法学类等与展会专业相关的专业开设的历史甚至比省管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还要早事实,所以,笔者建议将该专业设置在景德镇高专,如果升本成功再考虑设立独立的航空专业类的院系甚至独立设置景德镇航空专科学校。

  另外,景德镇高专如果升本之后将继续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服务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景德镇高专的机电系的汽车修理专业建设可以进一步往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景德镇八大新兴产业之一)方向发展。景德镇高专还可以恢复单独设置农学系,即从现在的生化系里再将20年前设置的农学专业恢复以适应“现代农业和有机食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以农学系为依托开展生态经济区建设科学研究服务我市生态农业发展。至于其他景德镇新兴产业,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此不再赘述。

    作者单位:景德镇高专

版权所有:景德镇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景德镇在线网站托管
地址:景德镇昌江大道29号新闻出版局五楼 邮编:333000 电话:0798-8284351 Email:jdzskl@163.com
Copyright © 2009